圖片




如果能穿越回過去你想回到哪一天呢,?小鼠想要回到世界上最大的奶酪節(jié)那天彌補遺憾,。可是要怎么回到過去呢,?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沒準能幫到忙,!和館員老師一起走入傳奇小鼠的故事吧!




圖片

館員薦書之《遇見愛因斯坦》





《遇見愛因斯坦》是“飛鼠傳奇”系列圖書的第四部作品,,一經(jīng)出版便榮獲2019-2020年度多個圖書獎項,。秉持該系列作品的一貫風格,本書也是通過小鼠的冒險之旅展開,。

圖片

對世界上最大的奶酪節(jié)飽含著無限期待的小鼠,,遺憾地發(fā)現(xiàn)自己錯過了心心念念的日子。為了找回逝去的奶酪節(jié),,小鼠試著通過扳回鐘表上指針的方式來實現(xiàn)“時間倒流”,,但所有行動都是徒勞。在尋覓問題所在的過程中,,小鼠遇到了老鼠鐘表匠,,并在它的講述中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向——科學家愛因斯坦,。在伯爾尼專利局中,小鼠對愛因斯坦生前著作《相對論》進行研究與學習,,它終于成功地做了“時間穿越者”,,穿越到了過去,可時間的偏差讓它回到八十年前,。為了找出并更正計算中的錯誤,,小鼠找上了愛因斯坦。在兩個靈魂的“撞擊”下,,小鼠成功回到了奶酪節(jié)那一天,。

圖片

本書是關于愛因斯坦相對論的啟蒙性科普漫畫,,通過小鼠一波三折的冒險經(jīng)歷,,引導孩子對時間的流動進行思考,從而激起其對時間本質的入門級初探,。整篇故事以寫有“時間是相對的,!”的紙條作為線索,貫穿在故事中的每一處重要環(huán)節(jié),。從小鼠進行相對論的學習,、研究和理論推演開始,“紙條”便作為一切龐雜繁復運算的理論前提,。后來,,到小鼠慌亂中遺失在閣樓里的“紙條,成為愛因斯坦相對論研究的靈光一現(xiàn),。再后來,,“紙條”成為理論化科學演算過程中的“警示語”??梢?,“紙條”既是冒險的開端,也是相對論的前提與基礎,,還是將故事中小鼠和愛因斯坦兩個主人公聯(lián)系在一起的紐帶,,更是故事發(fā)展的“指路標”。

圖片

全書以水彩和鉛筆繪制,,共有70余張大畫幅彩頁,,雖沒有夸張絢麗的顏色,卻彌漫著濃烈的復古基調,,而這種復古基調完美契合了穿越歷史的縱深感和時代的厚重感,,恍惚間拉近了不同時代的兩位主人公的距離。除此之外,,本書作者托本·庫曼還將諸多故事細節(jié)巧妙地隱藏在插畫中,,讓人目不暇接,,不知不覺沉溺其中。如開篇小鼠每日撕掉一頁的日歷故事,,與后面為何會錯過奶酪節(jié)這個問題進行呼應,;鐘表店店主和老鼠鐘表匠夫婦的舊照片,與小鼠“穿越時空”后遇到的人和事相照應,;小鼠額頭上繃帶的變化,,暗示著時間的推進,以及相對論的研究進展,;老鼠鐘表匠送給小鼠的珍貴懷表,,正是小鼠在躲避黑貓柯羅諾斯過程中遺失在鐘表店中的那一枚,而表面上的磕痕也是在躲避黑貓時無意間磕到的,;還有穿插在書頁和插畫中的油墨腳印,,也像在暗示著小鼠踩進了愛因斯坦為它設下的“陷阱”。正是這些隱藏在插畫中的伏筆,,將故事中無數(shù)個謎題與答案串聯(lián)起來,,彼此呼應間,引導孩子們在圖畫中尋找答案,。

圖片

眾所周知,,相對論是極其晦澀難懂的理論知識,但《遇見愛因斯坦》巧妙地繞開了相對論復雜晦澀的理論,,用孩子喜歡的科幻模式打開,,通過小鼠探索式的發(fā)現(xiàn),讓孩子跳出“科學”的限定,,在幻想中發(fā)揮想象力,,萌發(fā)對時間流動問題的興趣與遐想。同時,,本書語言表達較為直白,,這種淺顯的表述方式可有效拉近孩子心理上的距離。本書最后還對二號主人公愛因斯坦的生平,,及其相對論和思維實驗進行入門性介紹,,為整篇故事的編排提供相應的科學理論依據(jù)。


(本文作者:國家圖書館館員 張迂葳

圖片來源:浪花朵朵)





圖片

本期圖書


圖片

《遇見愛因斯坦》

[德]托本·庫曼/著,;李柯薇/譯

出品方:浪花朵朵

出版社:中國友誼出版公司


內容簡介:



本書講述了傳奇小鼠在愛因斯坦相對論理論的指導下,,成功發(fā)明了“時光機”,回到朝思暮想的奶酪節(jié)的冒險故事,。本書借助憨態(tài)可掬的小鼠形象,、天馬行空的冒險故事與彩鉛和水彩特有的清新畫風,以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,,帶領我們走近這位改變世界的大科學家,,一起見證相對論的誕生,,顛覆我們對空間和時間的認知。




轉自微信公眾號(國家圖書館)



圖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