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21年7月,中國共產(chǎn)黨成立,如今已走過九十九個年頭,。逾百年的歷史中,抗日戰(zhàn)爭,、解放戰(zhàn)爭、新中國建設,、改革開放,,時代的每一次浪潮,都少不了廣大黨員的積極參與,,爭先奉獻,。
本書單為您帶來黨統(tǒng)一戰(zhàn)線的歷史,了解馬克思主義,,聆聽毛澤東,、周恩來等領導人的事跡,走近農(nóng)村基層廣大黨員平凡而偉大的工作,。

一網(wǎng)讀盡·主題書單【第71期】

馬克思主義認為,,統(tǒng)一戰(zhàn)線是一個基本戰(zhàn)略和策略,根本問題是解決無產(chǎn)階級解放運動中的自身團結統(tǒng)一和同盟軍問題,。用一句通俗的話來解釋,,統(tǒng)一戰(zhàn)線就是:對內自身團結,對外廣交朋友,。

馬克思,、恩格斯在《共產(chǎn)黨宣言中》早就提出了“全世界無產(chǎn)階級要聯(lián)合起來”這一鮮明的政治口號,就是鼓勵無產(chǎn)階級要多交朋友,,一起戰(zhàn)斗,。

受馬、恩的影響,,中國共產(chǎn)黨早在成立之初,統(tǒng)一戰(zhàn)線思想就有萌芽之勢,。1919年,,毛澤東在《湘江評論》上發(fā)文指出“較大的運動,必有較大的聯(lián)合,。最大的運動,,必有最大的聯(lián)合”,,并充滿信心地預言“中華民族的大聯(lián)合,將較任何地域任何民族而先告成功,?!比缃窕叵脒^往,毛澤東的話可謂一語中的,。


1921年7月,,中共在浙江舉行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。大會制訂了《中國共產(chǎn)黨第一個綱領》,,選舉了以陳獨秀為首的第一代領導人,。這次大會明確了中共的奮斗目標,但也提出“對現(xiàn)有其他政黨,,應采取獨立的政治政策”,,“不同其他黨派建立任何聯(lián)系”等觀點。

中國共產(chǎn)黨作為中國最先進的階級——工人階級的政黨,,一經(jīng)成立就開始集中開展工人運動,。如成立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;在香港發(fā)動第一次工人罷工——香港海員罷工,。在統(tǒng)一戰(zhàn)線活動中,,工人階級一直是我們最最親密的朋友。此外,,黨還積極在學生,、農(nóng)民、青年,、婦女以及知識界等各界開展統(tǒng)一戰(zhàn)線活動,。由周恩來成立了最早的聯(lián)合會,廣泛宣傳反帝反封建的政治主張,。1922年,,中共二大在上海召開,第一次明確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,。和一大“關起半邊門來搞革命”不同,,中共二大改變了關于不同其他黨派建立任何聯(lián)系的規(guī)定,為推動國共合作奠定了思想理論基礎,。

這本書用通俗易懂,、極富感染力的方式,再現(xiàn)了馬克思真實的個人形象和魅力,,凸顯了馬克思主義在當下的積極現(xiàn)實意義,。

馬克思十七歲時立志“為人類幸福而工作”,有人說這是馬克思在唱高調,,但是他卻用自己的一生將“高調”變成了現(xiàn)實,。


在理論研究上,,馬克思有兩大發(fā)現(xiàn),一是剩余價值理論,,一是唯物史觀,,為了講清楚這個概念,馬克思又提出了“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”,、“生產(chǎn)力和生產(chǎn)關系”這兩對新概念,。
這兩個新概念,就像兩把鋒利的“手術刀”,,馬克思把紛繁復雜的歷史解剖了個清清楚楚,、明明白白。

馬克思擁有非常豐富的精神世界,,但是在經(jīng)濟上卻總是拆東墻補西墻,,一輩子四處流浪。馬克思也是一個凡人,,他曾經(jīng)跟朋友抱怨過,,旁人的冷漠態(tài)度讓他很受傷,但他還是沒有放棄,。在些許嗟嘆之后,,他立刻重振旗鼓,義無反顧地走上了斗爭之路,。馬克思始終相信,,“面對我們的骨灰,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”,。

比起將其捧上神壇,,讓萬人膜拜,毛澤東可能更希望的是我們能夠真正走近他,。北京大學教授韓毓海先生,,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機會和新的切入角度,讓我們能從毛澤東的人生經(jīng)歷出發(fā),,去真正了解他作為一個普通人的理想與追求,,他的苦悶與彷徨,他的愛與恨,、生與戀,、滿腔的熱情與透徹的智慧。


湖南省立圖書館的門廳里,,有一幅《世界坤輿大地圖》,。毛澤東每天走到地圖前,總要駐足良久,陷入沉思,。很多年后,已經(jīng)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的毛澤東,,回憶起這一情景,,依然感慨萬千。他說:“說來也是笑話,,我讀過小學,、中學,也當過兵,,卻不曾見過世界地圖,,因此就不知道世界有多大。湖南省圖書館的墻壁上,,掛有一張世界大地圖,,我每天經(jīng)過那里,總是站著看一看,。世界既大,,人就一定特別多,這樣多的人怎樣過生活,,難道不值得我們注意嗎,?”

“從韶山?jīng)_的情形來看,那里的人大都過著痛苦的生活,,不是挨餓,,就是挨凍。我真懷疑,,人生在世間,,難道注定要過痛苦的生活嗎?絕不,!這種不合理的現(xiàn)象,,是不應該永遠存在的,是應該徹底推翻,、徹底改造的,!總有一天,世界會起變化,,一切痛苦的人,,都會變成快活的人,幸福的人,!我因此想到,,我們青年的責任真是重大,我們應該做的事情真多,,要走的道路真長,。從那時候起,,我就決心要為全中國痛苦的人,全世界痛苦的人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,?!?/p>

作者是周恩來侄女、沈鈞儒長孫媳,、12歲入住中南海西花廳的周秉德女士,,本書為紀念周恩來逝世40周年之作。作者以親歷者視角,,詳盡講述了周,、鄧不為人知的生活、工作細節(jié)及高尚情操,,其間有寶貴的周,、鄧口述和涉及頗廣的真實歷史事件、人物碎片,,對現(xiàn)當代史,、周鄧研究均有一定價值。

周秉德12歲的時候,,搬進了中南海,,一直在這里生活了十多年,她是周恩來總理的侄女,。對她來說,,生活在這片紅墻里面,似乎沒什么特別的,,她和別的女孩子一樣,,嬉鬧、讀書,、成長,;似乎又是特別的,她參與了伯父伯母的生活,,遇見了許多革命偉人,,這段經(jīng)歷,是周秉德珍視一生的財富,。

周恩來在家族里排行第七,,平時,小秉德叫他“七伯”,,叫鄧穎超“七媽”,。在周秉德印象里,周恩來對家人的情感特別深沉,他的錢包里一直放著父親的照片,,不允許小孩子對母親說話不尊重,,而對自己的兄弟,他既是關心照顧,,又似乎有些不近人情,。小秉德的爸爸叫周恩壽,是周恩來總理的弟弟,。周恩壽有能力,也有參加革命的經(jīng)驗,,解放后來到北京內務部任職,。本來周恩壽可以得到一個很好的職務,但是周總理親自找了內務部的部長,,說:“周同志的工作,,要安排的職務盡量低,待遇盡量低,,因為他是我親弟弟,。”于是,,來到內務部工作的周秉德父親,,職務仍然很一般。

作家簡平以紀實的筆觸生動而深入地描寫了浙江寧波市寧??h推行“村級權利清單三十六條”過程中鄉(xiāng)村的深刻變化,,全景式呈現(xiàn)了中國農(nóng)村鄉(xiāng)村政治文明建設的開拓性工作。

本書對于十九大以后建立法治中國,,發(fā)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,,展望未來提供了優(yōu)秀樣本,為全面深化改革起到積極正面的引導作用,。


在廟嶺村,,簡平旁聽了一次村民代表會議。這次會議開得很不成功,,但簡平卻很高興,。什么會議呢?主要是討論一個促進文化傳承,、改善環(huán)境的項目,,需要村民們進行表決。這是件好事,,全體村民都同意建設這個項目,,但在項目承包期的議題上,大家出現(xiàn)了分歧。有的人嫌太短,,有的人嫌太長,,生怕別人的聲音把自己蓋過了,差點吵起來,。好幾個村民還進行了場外求助,,他們拿著手機向別人咨詢,“喂喂,,方案是這樣的,,你聽聽怎么樣……”“你們村里當初是怎么搞的,快跟我說說……”

會議室里一片嘈雜,,局面顯然失控了,,有人想讓大伙兒安靜一下,但聲音剛喊出來就被淹沒了,。幾個村民代表很不高興,,跺跺腳走了,接著,,又有更多人走了,。村民代表會議不歡而散。雖然這次會議沒討論出什么結果,,作者還目睹了村民代表們互相爭執(zhí),,甚至拂袖而去的場面。但這正是《三十六條》賦予村民們的權利:他們有權利表達自己的意見,,更有權利拒絕提案,。這不正是“人民當家作主”的一種表現(xiàn)嗎?

“我因此想到,,我們青年的責任真是重大,,我們應該做的事情真多,要走的道路真長,。從那時候起,,我就決心要為全中國痛苦的人,全世界痛苦的人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,?!?br style="margin: 0px; padding: 0px; max-width: 100%; box-sizing: border-box; overflow-wrap: break-word !important;"/>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—— 《偉大也要有人懂:一起來讀毛澤東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