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句話說“學好數(shù)理化,,走遍天下都不怕”,略有夸張,,但著實肯定了數(shù)理化等科學學科的重要性,。的確,這是全世界通用的科學語言,,代表了人類的最先進的文明成果,。我們普通人不必去懂得這些學科最前沿的理論,但養(yǎng)成基礎的成系統(tǒng)的科學思維,,對日常生活大有裨益,。


本書單為您帶來一系列關于數(shù)理化及科學的書籍,希望我們都能成為理性且睿智的人,。



圖片

一網(wǎng)讀盡·主題書單




 01

圖片

本書以紀錄片式創(chuàng)作手法,、圖文并茂的形式、生動有趣的文字,,從數(shù)學如詩,、數(shù)學之趣、數(shù)學之巧,、數(shù)學之美,、數(shù)學之音、數(shù)學之語,、數(shù)學之奇七個篇章提供了一條了解數(shù)學的小徑,。

傳說,乾隆皇帝把全國65歲以上老人請到京城,,舉辦了一場盛大宴會,。在宴會上,乾隆看到一位老壽星,,有141歲了,,非常高興,就以這位老壽星的歲數(shù)為題,,說了上聯(lián),,要紀曉嵐對出下聯(lián)。


乾隆說的上聯(lián)是:花甲重開,,又加三七歲月,。

紀曉嵐的下聯(lián)是:古稀雙慶,,更多一度春秋。


這上聯(lián)里的“花甲”是指60歲,,“重開”就是兩個60歲,,“三七”是21歲,加起來就是141歲,。下聯(lián)里面的“古稀”是指70歲,,“雙慶”就是兩個70歲,“一度春秋”就是一歲,,加起來同樣是141歲,。

圖片

數(shù)學的美,還體現(xiàn)在自然界中,。


珊瑚蟲在自己的身體上,,一天“刻畫”一條環(huán)形紋,可以用來推算珊瑚蟲生存的時間,;百合花,、金盞草、雛菊的花瓣都與斐波拉契數(shù)列有關,;向日葵,、鸚鵡螺、蜘蛛網(wǎng),,是隨處可見的等角螺線,。


音樂中,也有數(shù)學之美,。


希臘哲學家和數(shù)學家畢達哥拉斯說過:“音樂之所以神圣而崇高,,就是因為它反映出作為宇宙本質的數(shù)的關系?!?9世紀的法國數(shù)學家約瑟夫·傅里葉,,證明了所有的樂聲,都可以用簡單的周期正弦函數(shù)的和來表達和描述,。音高與曲線的頻率有關,,音量與音質分別與周期函數(shù)的振幅和形狀有關。這在數(shù)學中被稱做“傅里葉分析”,。


還有人對著圓周率,,就能用鋼琴彈奏出優(yōu)美的曲子。原來,,圓周率也可以用聽的,。

……


 02

圖片

沉默的大自然可以忍耐人們的一切行為嗎?不!大自然只要小小地一皺眉,, 就讓人們狼狽不堪,。所以我們要始終保持對大自然的敬畏之心,尋找大自然能接受的方式和大自然和諧相處,。而和大自然通話的語言就是數(shù)學,。

不知道你有沒有產生過這樣的困惑,為什么大自然中,,許多東西都是圓的,?或者更準確點兒來說,為什么球體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幾何形狀,?比如蘋果,、西瓜、橙子等水果,,太陽,、月球等天體,,甚至連我們的頭都是近似球體的形狀,。


難道是因為大自然喜歡球體嗎?你別笑,,事實還真是這樣的,。通過計算可以發(fā)現(xiàn),在表面積相同的情況下,,球體包含的體積是所有形狀中最大的,!大自然仿佛擁有一個非常聰明、節(jié)儉的設計者,,用最少的材料包裹最豐富的內容,。


除了球體,大自然里還有許許多多不同的幾何形狀,,比如魚的頭,、鳥的嘴是三角形的,有一些山頂歷經風雨形成了特殊的方形,,還有海邊被浪花雕琢成六邊形的巖石,。下面就來考考你,在這么多幾何形狀中,,一共有多少種正多面體呢,?


大數(shù)學家歐拉總結出一個公式:在立體幾何中,正多面體的面數(shù)加上它的頂點數(shù),,再減去他的棱邊數(shù),,結果一定等于2。你可以自己找一個多面體來算算看,是不是這樣,。

圖片

古希臘神話中,,有位彩虹女神名叫伊里斯,她從東飛到西,,替眾神向生靈傳遞信息,,每當她在空中匆匆飛過,就會留下一條彩虹,。而在中國的神話中,,彩虹是女媧用來補天的五色石所發(fā)出的彩光。


彩虹看上去總有一個優(yōu)雅的圓弧,,我們找不到它的起點和終點,,但可以計算它的最高點視角。根據(jù)光的折射定律,,可以求出水的折射率是三分之四,,當太陽光進入水珠,有一部分會反射,,這部分光的入射角等于反射角,。


光在水珠中經過折射后會進入觀看者的眼睛。連接光的行走路徑,,可以發(fā)現(xiàn)光線在水珠中經過三次折射后與原來會產生一個偏差,,令這個偏差的最小值為零后,就可以計算彩虹的最高點了,。


如果您想了解整個求解過程的話,,可以親自翻開書算算看。其實真實的計算并沒有看上去的復雜,,只會用到太陽光的角度和水的折射率,。我們平常看到的彩虹,,在平射的太陽光下,,最高點的視角一定是42°,這個角度也被稱之為彩虹角,。

……


 03

圖片

武俠世界和物理定律并不沖突,。歐陽鋒躍下千丈雪山,柯鎮(zhèn)惡聽風辨位接暗器,,你也可能做到,。神奇的武俠世界暗藏怎樣的科學玄機?用武俠演繹物理,,用物理解讀武俠,。

《射雕英雄傳》第三十七回,寫歐陽鋒上了黃蓉的當,黃蓉前腳把歐陽鋒騙上高高的雪山,,后腳就把登山的梯子撤掉了,,成功把歐陽鋒困在山頂。黃蓉心想:雪山這么陡這么滑,,任你老毒物武功再高,,也休想活著走下來,你就乖乖在山頂上待一輩子吧,!


歐陽鋒死在山頂了嗎,?沒有。四天之后,,下起了鵝毛大雪,,黃蓉和郭靖都以為歐陽鋒要在山頂上凍死餓死了呢,突然看到人家從山頂跳了下來,!千丈高峰跳下來,,那還不摔死了?


原文是這么說的:“只見歐陽鋒并非筆直下墜,,身子在空中飄飄蕩蕩,,就似風箏一般,郭靖,、黃蓉驚詫萬分,。片刻之間,,歐陽鋒又落下一程,,二人這才看清,只見歐陽鋒身上不見了外衣,,頭頂縛著兩個大圓球一般之物,。黃蓉連叫兩聲可惜?!痹瓉須W陽鋒用外衣自制了降落傘,!不過幫他活命的不只是降落傘,這里面的物理定律咱得說道說道,。


體驗過高空跳傘的朋友都知道,,從五六千米的高空剛一跳下來,下落速度越來越快,,越來越快,,但這時候并不需要打開降落傘。因為空氣阻力在不斷抵消地心引力,,地心引力拽著你下降,,空氣阻力向上托著你,大約經過二十秒左右的時間,加速度歸零,,你會勻速下落,。

如果不是特別緊張,你會感覺到空氣浮力自下而上托著你,,有一種腳踩祥云的感覺,。歐陽鋒這也屬于高空跳傘,根據(jù)流體力學的空氣阻力計算公式,,歐陽鋒受到的浮力與四個物理量有關,,分別是空氣密度、風阻系數(shù),、迎風面積和下落速度,。


估算一下,歐陽鋒受到的浮力約為880牛頓,,基本抵消了地球引力對他的影響,,他將以每秒80米的速度勻速下落。

雖然是勻速,,但每秒80米的速度那也極為恐怖?。∪文阄涔υ俑?,還是會摔成肉餡兒,。但歐陽鋒做了一個降落傘,大大增加了風阻系數(shù)和迎風面積,,浮力進一步提升,。


估算一下,他將以每秒16米的速度投入大地的懷抱,。16米每秒依然是要命的速度,,相當于被一列高速火車迎頭撞擊,想不死都難,。


歐陽鋒為什么逃過一劫了呢,?原文寫的是:“只見他在半空腰間一挺,撲向城頭的一面大旗,。歐陽鋒左手前探,,已抓住了旗角,就這么稍一借力,,那大旗已從中間裂開,,一分為二。歐陽鋒一個筋斗,,雙腳勾住旗桿,,直滑下來,,消失在城墻之后?!?/p>


原來,,歐陽鋒扯住一面大旗,來了一個緩沖,,才沒被直接摔死,。你看,從千丈高峰上跳下來,,貌似挺不可思議的一件事兒,,也是符合基本的科學規(guī)律的。

…… 


 04

圖片

浩瀚的茫茫宇宙,,遵循怎樣的運動規(guī)律,?宇宙如何隨時間演化?宇宙之未來與人類有何關系,?本書之目的便是以通俗的語言,,向大眾介紹現(xiàn)代高科技探測手段背后的科學知識,為讀者解讀若干“宇宙之謎”,。

科學家們經過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,恒星能夠發(fā)光,是因為它內部有熱核反應,。在太陽內部發(fā)生的,,是與氫彈原理相同的核聚變。


太陽內部的核反應,,會產生攜帶大量能量的伽瑪射線,,也叫做光子。一個光子從太陽核心到達太陽表面,,要經過反反復復,,曲折迂回的路線,,花費上萬年的時間,,才能夠照耀太陽系,促成地球上的“萬物生長”,。


當光子來到太陽表面時,,已經不僅僅是伽瑪射線,而是變成了很多波段的電磁波,。這樣,,太陽表面的溫度為6000℃,比核心處1500萬℃可是大大地降低了,。太陽核心每一秒鐘的聚變反應,,都會將超過400萬噸的物質轉化成能量,。


有科學家不由得擔心起來:太陽以這么快的速度“燃燒”,還能夠燒多久呢,?

經過一通燒腦的計算,,科學家們得出結論:如今的太陽啊,有45.7億歲,,正是中年時期,。再過50億年,太陽內部的氫被燒完了,,開始燒外部的氦,,能在幾分鐘內釋放出大量能量,天文學家們把這個過程叫做“氦閃”,。


說是“閃”,,這一閃也是100萬年!太陽會突然膨脹起來,,體積增大很多倍,,閃成一個紅色的大胖子。這個大紅胖子會把太陽系內層的幾顆行星,,包括地球一并吞掉,。


胖子內部的氦,還在繼續(xù)燃燒,,核心溫度有一億攝氏度,。等到很大部分的核心物質被燒完后,它內部的溫度慢慢降低,,體積也越來越小,,最后一個白矮子從紅胖子里出現(xiàn),這就是太陽老了的模樣——白矮星,!


目前,,太陽的體積有100萬個地球大小,等它成為白矮星后,,體積縮到跟地球差不多大,。所以,白矮星的密度會很高,,如果從白矮星上挖方糖那么大一塊物質,,質量有一噸!


原來太陽也會老去,。

……


 05

圖片

本書從科學史的角度,,依照時間序介紹了有史以來最具突破性的重大物理學實驗,這些實驗為物理學各領域奠定了扎實基礎,,也是人類科技發(fā)展的重要基石,。

不論你感興趣的是光學,、力學、電子學還是天文學,,這本書都能讓你找到許多有趣且深具啟發(fā)性的解答,。

伽利略曾對抽水的水泵很感興趣,直到去世前,,他都還在和他的學生埃萬杰利斯塔·托里拆利討論,,為什么水泵制造商們,最多只能把水抽到9米的高度,?


為了方便研究,,托里拆利用水銀做實驗,水銀的密度比水大了14倍,。他做了一根1米長的玻璃管,,封住管子的一頭,在里面灌滿了水銀,。然后用手指堵住玻璃管開口,,把它放到一個同樣裝滿了水銀的碗里。


結果,,玻璃管里的水銀下降了大約26厘米,。這時候,玻璃管里空出來的那一段空間里會是什么呢,?人們展開了激烈的辯論,,托里拆利認為,既然什么都沒有,,那就是真空,。但是大部分人深受亞里士多德的影響,認為“自然界厭惡真空”,,真空不可能存在,。


托里拆利在實驗過程里可能還發(fā)現(xiàn),玻璃管里的水銀高度會根據(jù)天氣的變化上升或者下降,??上缭缇腿ナ懒耍瑳]能繼續(xù)研究這個問題,。


一個叫布萊茲·帕斯卡的法國人,,盯上了托里拆利的這個實驗。他把水銀又換成了其他各種各樣的液體,,最終得到的卻都是相似的結果。他大膽地猜測,,會不會是大氣的重量讓玻璃管里的液體始終維持在一個高度,?要是把同樣的設備移到空氣稀薄的山上,,玻璃管里的液面會不會下降?

圖片

帕斯卡成功說服一個親戚弗羅林·佩里埃幫他一起做這個實驗,。佩里埃家附近有一座一千多米高的死火山,,帕斯卡先在山腳標記了玻璃管里液體的高度。在助手們的幫助下,,帶著這套儀器開始爬山,。


爬到山頂后,帕斯卡發(fā)現(xiàn)玻璃管里液體的高度真的下降了,!他還不敢相信,,又爬了五次山,每次到山頂后就換一個地方測量,。但是無論在哪里,,玻璃管里液體的高度始終保持一致。


帕斯卡的猜想是正確的,!支撐玻璃管內液體的力量確實是大氣的重量,。后來,帕斯卡還證明了液柱底部壓強和它的高度成正比,、密閉容器內部各處的壓強始終相等,。


今天我們稱它為“帕斯卡原理”,注射器和液壓系統(tǒng),,都是根據(jù)這個原理發(fā)明出來的東西,。

……


 06

圖片

在武俠世界中,有什么神奇的化學現(xiàn)象,?武俠小說里寫的那些法器,,現(xiàn)實生活中真的而存在嗎?本書讓化學像武俠一樣充滿樂趣,。

帶寶刀寶劍行走江湖的往往是一身豪氣的大俠,,江湖宵小打不過人家,就使陰招,,以毒害人,,諸如蒙汗藥、斷腸散,、含笑半步癲,。那么,這些“毒藥”里又包括哪些化學成分呢,?倘若我們不小心吃了這些東西,,又會發(fā)生什么樣的化學反應呢?


溫瑞安所寫的霸王花白天開放,,傍晚凋謝,,趙艷俠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從印度引進,,想利用其猛烈藥性,將中原武林一網(wǎng)打盡,。梁羽生筆下的魔鬼花,,讓人神志迷糊,通常被江湖上的邪奸之徒拿來對付正派高手,。金庸所寫的情花,,花瓣能吃,尖刺有毒,,中毒后腦子里不能想到情人,,一想就痛。


這幾種花聽上去一個比一個嚇人,,大家總會忍不住想,,自然界到底有沒有這樣的花。其實,,自然界有毒的花多了去了,,可是毒性那么猛烈、奇幻又古怪的花,,那是一棵都沒有,。如果非要去對比自然界真實存在的植物,我們會發(fā)現(xiàn),,曼陀羅在某些方面和小說里寫的“毒花”比較相似,。


曼陀羅的花很像喇叭筒,圓口,,向四周綻開六到九個尖兒,,仿佛魔幻世界中地獄的入口,既漂亮又怪異,。白花曼陀羅對光照敏感,,白天陽光充足時開放,傍晚陽光暗淡時閉合,,很像溫瑞安筆下的霸王花,。白花曼陀羅的花瓣、葉子,、莖稈,,都含有生物堿,這種生物堿就是曼陀羅毒性的主要來源,。

圖片

其實生物堿并不可怕,,絕大部分中草藥都是以生物堿為主要成分的,它是來自植物的各種含氮堿性有機化合物,化學結構十分復雜,,種類也非常多,。那么,,曼陀羅的生物堿為什么能表現(xiàn)出毒性呢,?這是因為它的生物堿主要是東茛菪堿、山茛菪堿和阿托品這三種化合物組成的,。


東茛菪堿有輕微的毒性,,劑量合適時,可以抑制唾液分泌,,改善微循環(huán),,減輕暈船暈車的痛苦,并且有一定的催眠作用,,在眼科手術中還能幫助瞳孔擴散,。山茛菪堿和阿托品的毒性比較明顯,如果服用或者注射1毫克的劑量,,那它跟東茛菪堿效果是相似的,。但是如果給患者一次性注射超過10毫克的劑量,那大部分人估計都會因此喪命,。


再往下深究,,諸如東茛菪堿、山茛菪堿和阿托品之類的化合物,,之所以能對人體產生上述效果,,歸根結底是因為它們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人體神經信號的傳遞。我們呼吸,、走路,,每時每刻都要靠神經信號傳導,而神經信號怎么傳導呢?是細胞的電壓變化在起作用,。


打個比方,,某暗器高手在我腳底涌泉穴上插了一枚繡花針,那里至少會有幾十萬個細胞受損,,細胞膜受到擠壓,,內外電壓發(fā)生變化,進而產生電流,,把信號傳導給大腦,,讓我體驗到疼痛的感覺,就會知道自己受了傷,,趕緊把繡花針拔出來,。


可是當茛菪堿進入我們的血液時,會跟我們細胞中的電傳導物質發(fā)生化學反應,電壓不再產生,,我們開始麻木,、休克,就感受不到疼痛了,。要是劑量再大一點,,那估計就性命堪憂了。

……


 07

圖片

什么是科學,?我們不需要去記一堆復雜的概念上的東西,,記住“可證偽性”,能夠分辨科學和偽科學,,你就裝備了一件思維上的武器,,已經相當優(yōu)秀了。

“所有天鵝都是白的”,,這句話對嗎,?


你看到天邊飛過一只天鵝,白色的,,能證明所有天鵝都是白的嗎,?絕對不行。接下來,,日復一日,,你又觀察到很多天鵝,都是白色的,。這時候,,你相信所有天鵝都是白的嗎?


歐洲人踏上澳大利亞的陸地之前,,他們確信所有天鵝都是白的,。直到1697年,探險家在澳大利亞發(fā)現(xiàn)了黑天鵝,,這才知道,,以前的看法太片面,并非所有的天鵝都是白的,,也有黑天鵝,。


把這事兒捋一捋,即便很多人看到了很多白天鵝,,都永遠不能夠證實“所有的天鵝都是白的”這個命題,。而反過來,你只需要舉出一個反例,,比如,,出現(xiàn)了一只黑天鵝或者紅天鵝,,那么,就可以證明,,“所有的天鵝都是白的”這個命題不成立,。


這就是卡爾·波普爾的“證偽主義”思想——一個命題之所以是科學的命題,不在于它能否被證實,,而在于它能否被證偽,。換句話說,一個理論有可能會是錯的,,這才是“科學”的理論,。正因為它有可能是錯的,,但一直沒有反例證明它是錯的,,才更加體現(xiàn)了這個理論的可靠性。


在1697年之前,,對歐洲人來說,,“所有天鵝都是白的”,這句話很對,,十分科學,。如果碰到宣稱自己永不出錯的說法,我們要格外警惕,,它不可證偽,,很可能是偽科學,。

圖片

牛頓說世界萬物都有引力,,樹上的蘋果都會往下掉,。如果你找到一個向上飛的蘋果,,那么,,恭喜,,你推翻了牛頓,,將被載入物理學的歷史,。但是很抱歉,,至今還沒有找到這樣一個蘋果,,所以,我們姑且相信牛頓,,萬有引力是對的,。


當然,暫時沒找到這種蘋果,,不等于永遠找不到,,可能以后就能找到從而推翻萬有引力。只是因為我們至今還沒找到,,所以萬有引力定律在現(xiàn)在來看是適用的,,是正確的。


波普爾說,一切科學定律都是一種理性的冒險,,它們隨時都有被推翻的危險,,所以每一項理論被提出來的時候,就要做好隨時有可能被證偽的準備,。


很久以前,,人們認為地球是平的。過了許多年,,古希臘的一位哲學家指出,,太陽在不同緯度上會投射出長度不同的影子,進而推測地球不是平的,,是個球體,。


又過了許多年,牛頓的引力理論預言地球不是一個完美的球體?,F(xiàn)在,,這個預言被證實了,地球是一個赤道略微凸起,、兩極稍扁的扁球體,。從地球是平的到地球是球體,再到地球是一個扁球體,,科學就是在逐漸修正錯誤的過程中逐漸逼近真理,。

……

“波普爾別出心裁地提出證偽理論,認為科學之為科學不在于可證實,,而在于可證偽,,即它總是包含著可以訴諸經驗檢驗的預測。波普爾之后的科學哲學家提出觀察滲透理論,,認為沒有什么經驗觀察是中性的,,任何經驗觀察都預設了某種理論?!?/span>

—— 《什么是科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