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,徐州著名文化名人、楊氏帖園園主楊映權的家族后人楊錕,、楊永福分別向徐州市圖書館捐贈了《楊家洼楊氏家話》和《徐州楊氏帖園舊刻拓本》,。


  楊家洼位于銅山區(qū)張集鎮(zhèn)故黃河南岸,是徐州治黃歷史上一個重要節(jié)點村莊,,村莊名字曾見諸于《行水金鑒》,、《江南通志》、《大清一統(tǒng)志》等文獻,,是該支楊氏家族自山西曲沃遷徐的始遷地,。《楊家洼楊氏家話》編者楊錕經過數(shù)年走訪,,足跡遍及蘇皖兩省與楊氏文化有關的村莊,,扣訪故老鄉(xiāng)賢,考察文化遺跡,,探究族譜史志,,搜集口述史料和文獻,,整理考辨,匯聚成書,,從村莊歷史,、史跡遺存、人物事跡,、文藝,、傳說、交流活動等角度展示了楊家洼楊氏文化,。從一個家族的角度映射了徐州的鄉(xiāng)村文化生態(tài)和人口歷史變遷,,為研究徐州地方文化增添了珍貴的資料。


圖片

圖片


  《徐州楊氏帖園舊刻拓本》收錄了楊氏帖園中的精品舊拓,,包括蘇軾大書的《楚頌帖》《前赤壁賦》《后赤壁賦》,,岳飛書《出師表》等。楊氏帖園為清代徐州籍名人楊映權所建,。楊映權(1761—1835),,字緯中,號蘭圃,,徐州銅山湖山村(今屬宿州市埇橋區(qū))人,,曾任山西絳州知州、武寧知府等職,,平生愛好書畫,,乾隆嘉慶年間,收集了一批墨法珍品,,包含有蘇東坡,、虞世南、岳飛,、米芾等名人真跡,,歸鄉(xiāng)后在湖山村興建花園,延請當時名工將其搜集的書法墨跡摹刻于碑石,,共八十余方,,并將花園命名為“帖園”。楊映權去世后,,后裔為救家鄉(xiāng)水災,,將帖園墨本原件抵押給亳州商人,后墨本不知流落何方,,只剩下石刻,。建國后,楊氏后人將帖園遺存石刻盡數(shù)捐贈給文博部門,如今,,它們收藏于徐州市博物館碑園內,。

圖片

圖片


  該書收錄的拓片是楊映權后人、徐州收藏家,、新中國培養(yǎng)的第一批印刷專業(yè)人才楊啟棟(1930—2005)早年所拓,,楊啟棟幼年曾在湖山讀私塾,整日與帖園相伴,,隨族人學習傳拓技術,。他的拓片,精美再現(xiàn)了原刻作品的神韻,,是書法欣賞,、學術研究不可多得的珍品。

圖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