少陵野老 / 杜甫

圖片

眾籌得來的成都草堂

杜甫(712年2月12日—770年),,字子美,自號少陵野老,,祖籍襄陽,,生于鞏縣。

唐代著名現(xiàn)實主義詩人,,與李白并稱“李杜”,。杜甫自幼好學,懷有政治抱負,,科舉失利后漫游各地,,曾在長安困頓多年,后因獻詩入“集賢院”,,歷任右衛(wèi)率府兵曹,、左拾遺、華州司功參軍等職,。安史之亂后,,遷居成都,曾任劍南節(jié)度使幕僚,,晚年輾轉(zhuǎn)流亡途中病逝,,享年五十九歲,。

他的詩作如《登高》《春望》《北征》及“三吏”“三別”等,深刻反映民生疾苦,,被譽為“詩圣”,。

杜甫的成都草堂是什么樣的呢?他為什么要眾籌草堂呢,?

圖片
圖片
圖片
圖片
圖片
圖片
圖片
圖片
圖片
圖片
圖片
圖片
圖片
圖片
圖片
圖片
圖片
圖片
圖片
圖片
圖片
圖片
圖片
圖片
圖片
圖片
圖片

杜甫出身于京兆杜氏,,是漢武帝時期酷吏杜周的后代,杜甫曾在《祭遠祖當陽君文》中提及,,自己是西晉名臣杜預的“十三葉孫”,。

杜氏祖籍襄陽,因曾祖父杜依藝官居鞏縣縣令而遷至鞏縣(今河南鞏義),。杜甫于712年2月12日出生在鞏縣瑤灣村,。祖父杜審言是唐中宗時的著名詩人,父親杜閑官至兗州司馬,。

他的母親崔氏,,在杜甫年幼時就故去。崔家也是有名望的世家大族,,杜甫自述“舅氏多人物”“吾舅盡知名”,。杜甫的童年大部分時間寄養(yǎng)在洛陽的二姑家中,深受照料,。

圖片